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农村行业动态 > 农作物生产

夏播粒用大豆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 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发布时间:2025-04-24 字体:[ ]

一、大田耕整

高质量耕翻和整地。田块的平整度和沟系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大豆的出苗、除草效果、抵抗旱涝能力及机收损失率,对大豆的产量影响极大。前茬是麦茬或者油菜茬秸秆还田的,尽可能切碎秸秆,秸秆长度5-8厘米,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做到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茬面平整细腻。开好田间三沟(箱沟、腰沟和围沟),一般沟宽18-20厘米,厢沟深20厘米左右,腰沟深30厘米左右,围沟深35厘米左右,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二、品种与播量

品种:选择产量高、抗倒抗病、耐密、宜机收的品种,可选用我市近几年生产中表现较好的菏豆33洛豆1号、徐豆18 、苏豆28等,晚播品种(6月20日以后可选择通豆13等。

播量:大豆百粒重差异比较大,要根据田间留苗密度、播种时间、田间墒情及平整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田间墒情适宜、整地平整、适播期(5月底--6月20日)内,参照下表用量,早播的适当减少用种量。若选用其它大豆品种,可依据籽粒重、生长特性、土壤平整度等,参照本播种量。

粒用大豆推荐品种及播量、留苗密度(播种量以成苗率80%计

品种

菏豆33

洛豆1号

徐豆18

苏豆28

百粒重(克)

25.4

25.0

23.1

24.1

播种量

(公斤/亩

5.0-6.5

5.0-6.0

4.5-6.0

4.5-6.0

留苗密度(万株/亩

1.5-2.0

1.5-2.0

1.5-2.0

1.5-2.0

三、播种作业

1.种子处理。建议购买商品种子。自留种进行选种,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损粒及杂质,有条件的大户进行发芽率测试,以确定播种量。选用适宜药剂进行拌种,防治地下病虫害,注意拌种均匀,拌后阴干,切忌暴晒。有条件的采用拌种、包衣、喷施等方式接种根瘤菌,促进生物固氮。

2.适期抢播。各地尽可能在油菜或小麦收获后3-5天内播种(这期间墒情一般比较好),考虑到梅雨季大豆出苗质量的影响,南通地区力争梅雨来临(6月20日)之前完成播种,拿到基本苗抓主动。播种时如遇干旱,要造墒播种,保证出苗质量。不得迟于7月15日播种。

3.精细播种选择精量穴播机,均匀播种,深浅一致。根据品种特性,控制好株行距,一般行距30-40厘米,株距8-10厘米,留苗密度每亩1.5-2.0万株。播种深度2-3厘米,粘性土壤或墒情好的田块宜浅播,沙性土壤或墒情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播深

田间管理

1.科学用肥。合理施用氮肥对大豆生长和根瘤菌固氮至关重要在大豆生长前期少量施用氮肥可促进根瘤菌固氮一般田块亩施45%(N-P-K=15-15-15)复合肥10-15公斤作种肥,提倡侧深施肥。对于土壤肥力较差、幼苗长势较弱的田块,追施尿素3-5公斤。开花初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追施花肥有利于保花、保荚、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可根据长势亩施尿素5-6公斤。鼓粒中后期喷施硼、、高磷高钾叶面肥,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

2.控旺促壮大豆分枝期有旺长趋势,用10%多效·甲哌鎓可湿性粉剂60-80克/亩兑水30公斤喷施叶片或者在分枝期(苗期较旺或预测后期雨水较多时)与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兑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控旺。对于植株矮小,长势偏弱的田块,除追施肥料外,在初花期至鼓粒期叶面喷施0.136% 赤·吲乙·芸苔(碧护)或硼钼肥、磷酸二氢钾等,促进植物营养生长,提高抗逆性。

3.病虫害防治。病虫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初花期重点做好茎枯病、炭疽病、豆秆蝇、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病虫害的预防。在大豆盛花期或结荚鼓粒期,根据大豆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特别是茎枯病、大豆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可一次性喷施32.5%苯醚嘧菌酯+40%氯虫苯甲酰胺+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氯·吡虫啉、茚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对蜗牛等软体类害虫可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早晨或傍晚害虫活动迟缓,此时喷施药剂效果较好。

4.草害防控杂草防除坚持“农业措施为基础、封闭处理为重点、茎叶处理为补充”的原则。芽前封闭除草。对播前杂草较多的田块,先用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播后芽前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80%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兑水喷雾,采用常规植保喷雾机,注意用足水量。对封闭除草效果不佳田块,在大豆2-3复叶期进行茎叶处理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25%氟磺胺草醚水剂等定向喷雾。

5.防旱除渍。夏大豆苗期基本和梅雨季节重合,要确保沟系畅通,防止田间积水,造成大豆根部渍害。中耕可以散除土壤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次生根发育。大豆花荚期和鼓粒期需水量大,遇高温干旱易落花落荚、秕粒增多,造成减产,应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利用滴灌或喷灌在早傍晚进行浇水,以水调温,缓解旱情,切记大水漫灌。高温害发生后,及时喷施叶面肥,以降低产量损失

 机收减损、适时抢收

植株叶片脱落80%以上、籽粒归圆、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是大豆适宜收获期。机收作业应选择早、晚露水消退时间段进行,以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和草渍影响商品性。建议使用大豆专用收割机收获。若使用兼用稻麦联合收割机要调低拨禾轮转速,降低收获速度,减少落荚落粒;同时正确选择和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与间隙及清选风机风量,降低大豆脱粒损失。

做好烘干设施及晒场准备,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雨前必须集中力量抢收,以免烂豆。(撰稿人:胡要方)


et="_blank" class="icon-share icon-kaixin" title="开心网"> --> 累计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