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南通市乡村振兴局)

长者专版 / 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来源: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发布时间:2025-07-17 字体:[ ]

    今年夏粮成熟收获期较往年有所提前,为水稻适期适龄栽插提供了主动。当前全市水稻陆续进入搁田期。今年我市入梅和出梅均偏早,梅雨期略短,梅雨期间晴雨相间,梅雨量偏少。根据气象信息,7月上旬我市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8℃。各地一定要重视晴热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做好应对指导服务,抢抓当前,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环环扣紧夯实水稻生产基础。

    一、当前水稻生产情况

    据全市农情系统调度,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71.84万亩,较上年增1.03万亩。“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241.2万亩,占比88.7%,比去年同比提高4.4%。全市机插稻面积241.5万亩,占比达90.1%。

    据7月7日苗情调度,全市水稻平均叶龄6.7叶,每亩苗数20.9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0.9万/亩、增 0.61叶。其中毯苗机插平均叶龄6.8叶、茎蘖数20.4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2万/亩和 0.64 叶;直播稻平均叶龄5叶、茎蘖数24.2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增0.27万/亩和0.20叶。今年较往年适龄移栽比例高、移栽总体进度快、栽插质量高,为足穗、大穗争取了主动。但苗情不平衡性大。早栽田块叶龄已经达到8~9叶,进入搁田控苗期;晚栽田块叶龄4~5叶,刚返青活棵,仍需浅水促分蘖,部分田块缺棵明显、活棵慢,不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

    二、分类做好水稻田间管理

    一是6月上旬栽插的处于搁田中后期的田块。要时刻关注田间茎蘖数及搁田是否到位。搁田后要保持田面硬板,田面裂“芝麻缝”,同时白根泛起、叶片挺起、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待群体叶色褪淡后重施穗肥,每亩纯氮5~8公斤。二是6月15日~20日栽插的正处于搁田期或接近搁田期的田块,要及早多次轻搁田,群体过大的田块要适度重搁。时刻关注田间群体和搁田是否到位,构建合适的群体。待群体叶色褪淡后重施穗肥,每亩纯氮5~8公斤。三是6月20日以后晚栽插的田块,时刻关注田间群体数量,待群体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断水多次轻搁。对于刚返青活棵的田块,采取干湿交替的方式,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后再上水,实现以水调气,促进分蘖发生,当苗数达到20万左右时,及时落干控苗,对田块不平的要疏通田内外沟系,提高搁田效果。搁田宜采取早搁、轻搁、多次搁,达到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叶片挺直。各地要汲取2022年、2024年高温造成杂草加重发生影响水稻生产的教训。时刻关注田间草害情况,进一步强化草情监测,并结合气候情况,根据植保部门的意见,做好除草工作。

    三、抓好服务指导及防灾减灾工作

    要密切关注在田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按照植保部门意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7、8月份多高温雷暴天气,要做好旱涝、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田间内外三沟排查配套,确保能排能灌。各地要做好省级水稻高产优质片区、市级水稻高产竞赛方建设,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各级农技人员要深入生产一线,会商分析水稻苗情长势,指导种植户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田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搭建高质量群体,夺取秋粮丰收夯实基础。(撰稿人:胡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