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农村行业动态 > 农作物生产

2024年全市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 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发布时间:2024-10-11 字体:[ ]

去年秋播以来,全市各级围绕单产提升关键环节,强化“四良”技术集成推广,狠抓防灾减灾、高效田管、病虫防控,实现了夏粮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秋播工作,经会商研讨,现提出全市小麦秋播技术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

“七分种,三分管”。以尽可能少的基本苗实现最佳穗数,以减少小花退化数为重点增加每穗粒数,以抗逆防早衰为中心提高粒重。主抓小麦播种质量,坚持“五适”播种,建立适宜群体起点,培育冬前壮苗。重抓春季高效田管,坚持精准施肥,构建高光效群体,培育壮秆大穗。狠抓病虫草综合防治,坚持“一喷多防多促”,夺取“足穗、大穗、多粒”。

二、稳定播种面积,确保夏粮基础

小麦是我市夏粮的主体作物,面积占比81.3%,产量占比达90.1%,稳定小麦面积,对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各地要根据粮食安全目标要求,统筹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地方特色产业、耕地轮作试点等,优化种植布局,确保小麦面积稳定在293万亩左右。

三、明确主推品种,优化品种布局

按照市场化导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小麦品种布局,每个县(市、区)明确2~3个主导品种。推荐选用镇麦12、农麦88、镇麦18、扬麦25、扬麦30、扬麦34、扬麦39等高产优质多抗春性红皮小麦品种。

四、落实关键技术,提高秋播质量

(一)大田耕整

选用100马力以上的农机,配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高水准农机手,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草土混匀。

1.碎草匀铺。前茬收获留茬高度和碎草长度控制在10cm以内,切碎抛撒均匀;如前茬收获留高茬的,采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

2.灭茬埋草。采用耕翻、深旋耕等方式埋草整地,耕翻埋草深度达到20~25cm,最大限度降低还田不利影响;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cm以上,确保秸秆分布深而匀。

3.精细整地。通过适当的旋、耙方式进一步整地,达到田面平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

4.适墒镇压。强化镇压作业,根据土壤墒情做到镇压耙实、踏实土壤,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压碎土块,弥补土壤缝隙,避免出现旋耕不实造成的播种过深、透风跑墒、易旱易冻等弊端,提高整地质量。

5.配套沟系。“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播后要及时机械开沟,确保内外三沟相通,较长的田块要增开腰沟。达到一方麦田、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面腾空、雨止田干,确保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防止烂耕烂种。

(二)播种作业

1.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10日,确保11月15日前完成播种。

2.适量播种。以最少的基本苗获取预期成穗数,主攻粒数和千粒重。适期播种的宜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4万~16万(播种量通过种子发芽率计算得出,一般斤种万苗)。迟于播种适期(11月10日后)的要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1天增加0.5万~1万基本苗,11月15日之前的最多不超过20万,最迟田块最多不超过25万。同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还田质量等适当调节播种量,构建适宜群体起点。

3.适墒播种。小麦播种力争一播全苗,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即土壤“抓土成团,轻丢即散”。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沟灌洇水补墒,做到速灌速排,促进齐苗。土壤湿度过大或遇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降渍,避免烂耕烂种。

4.适深播种。坚持“适墒适当浅播、缺墒适当深播”的原则,防止播种过深或露籽。适墒条件下,小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3cm;墒情不足条件下,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4cm。

5.适机播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机型,推荐采用精量播种、电控排种、排种排肥智能化监测等高性能播种装备,扩大机械匀播面积,做到播深适宜、深浅一致,防止深籽、露籽、丛籽。在确保秸秆还田和整地质量的基础上,可优先选用复式作业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其中,少免耕播种机应具有较强的秸秆防堵能力,施肥机构的排肥能力应达到60公斤/亩以上。

(三)田间管理

1.精确定量施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种肥同播等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在高肥力土壤上,推行“速效氮+缓释氮”一次施肥模式;在中等肥力土壤上,实行“速效氮+缓释氮”一基一追施肥模式;对于大部分常规肥料种植田要加强肥料运筹,提高利用效率,秸秆还田田块基肥亩增施纯氮2~3公斤,防止出现生理夺氮影响麦苗生长。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亩施纯氮16~18公斤。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的比例为5:1:2:2。基肥采用复合肥+尿素或小麦专用缓释肥;在小麦基部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叶色正常褪淡时,施用拔节肥;小麦旗叶抽出~倒0.5叶,施用穗肥。

2.草害综合治理。坚持“封杀结合、以封为主、科学用药”的防除策略。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选用氟噻草胺、丙草胺、异丙隆、氟噻·吡酰·呋等封杀化除。越冬前杂草达标田块,要及时根据草相进行茎叶处理。

3.全程抗逆应变。推广应用种子包衣或药剂处理,避免“白籽”下地。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可选用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等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针对秋播期间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提早制定抗逆播种方案,落实好开沟降渍、浅旋撒播、板茬直播、飞机撒播等措施,加快播种进度。根据群体长势,酌情考虑施用烯效唑、烯效·甲哌鎓等调节剂,控制群体、基部节间及穗下节间生长量,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小麦受冻后应根据冻害严重程度增施恢复肥,促进快速恢复生长。

五、抓好单产提升,引领均衡增产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提高粮油生产水平的指导意见》(通农发〔2024〕67号)及《全市小麦“四良”集成技术导则》要求,统筹实施好各类重点项目,聚力补弱项,带动大面积小麦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要强化秸秆全量还田全苗壮苗、机械条带匀播、高效施肥、绿色防控等一批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大面积关键技术到位率提升。实施粮油高产提升活动,要集中最优的技术力量,制定最优的技术方案,落实最细的管理措施,建立小麦丰产方,攻关1~2个700公斤超高产方。聚焦“高产优质多抗”,按照《2024—2025年南通市小麦品种综合展示方案》要求,各地建立小麦品种综合展示基地,引进筛选一批产量高抗性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新品种。同时,依托项目实施,各地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试验推广,做好技术储备。

六、加强培训指导,提升服务水平

各地要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因时因地因苗落实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打造典型样板,推进关键技术入户到田,提高技术到位率。牢固树立抗灾理念,密切联系气象等部门,及时会商研判,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及早对接农资经销商,备足备好秋播生产所需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大力宣传秋播生产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请认真谋划,落实落细秋播各项工作,确保全市小麦秋播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撰稿人:市作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