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田杂草争肥、争光、争空间,是影响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随着轻型栽培技术推广,油菜田杂草发生面积增加,发生程度逐渐加重。为切实做好油菜田杂草防除工作,制定本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防除技术
(一)非化学控草
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田埂边杂草,防止杂草入侵油菜田。采取油菜与小麦、豆类、绿肥等作物轮作,减少伴生杂草发生。
物理措施: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
生态措施:可采取玉米、水稻等秸秆覆盖,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
(二)化学控草
油菜田化学除草要坚持芽前封杀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封杀技术,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实现杂草控制“关口前移、治早治小”,减轻后期除草压力。
土壤封闭:免耕轻型栽培油菜,播种或移栽前2~3d,选用草铵膦(或敌草快)+乙草胺(或丁草胺)进行灭茬加土壤封闭处理翻耕后种植油菜,在油菜播种或移栽前2~3 d或移栽活棵后,杂草出苗前,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茎叶处理:苗后,杂草2~4叶期,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草酮、烯禾啶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看麦娘属、茼草等禾本科杂草。以繁缕、牛繁缕、荠菜等为主的阔叶杂草田,可选用草除灵、二氯吡啶酸及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
二、注意事项
1、根据草相选用对路除草剂,严格掌握施药适期和使用量,均匀喷雾,防止重喷和漏喷。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品种,交替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2、使用芽前土壤处理剂时,应注意土壤湿度,一般在雨后,土壤湿度大时使用效果好。施药后如遇降雨,应注意排水,以免积水发生药害;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油菜移栽田要在移栽成活后使用,油菜直播田应在油菜4叶期后使用,以免产生药害。当气温低于8℃时不宜用药。寒流前后一周内不开展茎叶化除用药,避免低温导致除草剂的冻药害。
3、油菜生长期内,根据杂草发生情况,选用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喷雾除草。芥菜型油菜对草除灵高度敏感,不宜使用该药;草除灵对白菜型油菜有轻度药害,宜在白菜型油菜越冬期及返青期施药。禁止在白菜型、芥菜型油菜上使用氨氯吡啶酸。
4、要合理选择药剂品种,防止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若下茬种植蚕豆等豆科作物、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要严格控制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使用量,减少土壤残留药害。
5、用药结束后,请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交至定点回收点,请勿乱扔乱弃。(撰稿人:李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