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我市滨海盐碱地推广种植“通謇一号”鸡脚棉的建议(政协337号)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11 14:01 累计次数: 字体:[ ]

民建南通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在我市滨海盐碱地推广种植“通謇一号”鸡脚棉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2015年开始,通州湾示范区联合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院)共同承担了国土资源部科技行业专项“海滨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与标准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深耕平整土地、加填客土、种植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加改良添加剂等手段,已完成土壤改良面积约1800亩。2016年春,南通市农业委员会配合通州湾示范区开展盐碱地耐盐水稻种植试点,海洋院在认真总结前期土壤改良的基础上,加强与专业科研机构技术合作,两期240亩耐盐水稻扩种亩产破千斤,项目区盐度从进场时的26‰下降至5‰以下,局部达到3‰左右。

棉花作为耐盐作物,具有改良滩涂盐碱地的作用。市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通謇一号”鸡脚棉的选育工作。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给予4万元资金,资助“通謇一号”鸡脚棉品种保护,并多次陪同曹云泉老先生拜访了姚穆院士、喻树迅院士及相关棉花专家,2018年11月组织开展了“高端纺织与棉花特色品种选育”院士专家南通行活动,2019年3月召开了“‘通謇一号’鸡脚棉沿海滩涂种植”专题研讨会。在院士专家的帮助下,鸡脚棉选育工作得以大力推进。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南通市乃至全省的棉花产业地位发生了变化,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全省面积从2008年的450.7万亩下降至2018年的24.9万亩,南通市面积从2008年的72.8万亩下降至2018年的3.5万亩,其中启东1万亩、海门1.7万亩、如东0.5万亩、通州湾0.3万亩,棉花产业快速萎缩,在全市仅零星种植。你委在提案中提出的“一是在通州湾滨海园区建立‘通謇一号’鸡脚棉推广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在通州湾滨海园区进行‘通謇一号’鸡脚棉全盘机械化栽培管理模式试点;三是在通州湾滨海园区大力引进纺织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通謇一号’鸡脚棉的产业化”等建议,对我市棉花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将从本市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吸纳,及时向有关部门建议。下阶段,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滩涂种棉。我市的滩涂资源比较丰富,但大片的盐碱地含盐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低,板结严重。同时,我市在棉花生育期气候多变,连阴雨、台风等灾害频繁发生,影响蕾铃座桃,易造成棉花减产。为此须综合考量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成本效益、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稳妥推动“通謇一号”的示范种植。建议先期开展“通謇一号”鸡脚棉的品种审定工作,我局已与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接,拟推荐“通謇一号”鸡脚棉参加全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力争“通謇一号”能够早日审定定名,便于该品种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种植。

二是加强技术集成示范。通州湾示范区将持续做好引淡洗盐、加填客土、增施有机肥等盐碱地改良工作,加速优化土壤成分和结构,完善沿海盐碱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机部门将与曹云泉老先生一起,探讨“通謇一号”全程机械化及配套技术,从精量播种、化控调节、肥料运筹、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收获等方面开展专题试验研究,完善滩涂“通謇一号”种植技术支撑体系。

三是及时提供对接服务。积极支持“通謇一号”项目申报市本级及上级科研项目,争取多途径、多渠道资金扶持。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给予3万元课题经费,用于棉花品种培育基地建设。支持以企业、协会名义进行的订单种植,农业部门将在种植技术上给予指导服务。

四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市涉棉龙头企业有十几家,近年来,企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基础良好。我们将借助相关合作组织或协会,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交流,拉近生产、加工、纺织三者之间的距离,促进行业内外交流,推动南通高品质棉产业化开发。

感谢你委对我市棉花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恳请今后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