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南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南通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今年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再添一张靓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通市农委主任朱进华告诉记者,自从2016年南通启动“创森”工程以来,全市累计新增成片造林面积31.4万亩,年均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87%,全省领先;全市及7个县(市、区)的森林覆盖率达35.21%;城区绿化覆盖率约43.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7平方米。累计建成100个生态休闲精品景点、368处公园绿地,满足“市民500米有休闲绿地”条件。
同时,南通将森林城市建设与富民、惠民政策相结合,提升市民“创森”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让森林成为市民的“绿色银行”,全市花木、湖桑、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产业面积超百万亩。2017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8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花木产业不断壮大。三年来,这个市新建面积超过200亩的林业产业基地60个,新建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基地11个。全市现有花木产业面积25万亩以上,年产值过100万元的产销联合体986家,年度花木交易产值超百亿,苗木自给率达90%以上。如皋国际园艺城是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集花木交易、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于一体,近千名经营业主来自全国25个省市,已成为影响力极大的专业特色市场,正倾力打造为国家4A旅游景区。
湖桑产业转型升级。全市现有湖桑产业面积约13.5万亩,年度产值约14亿元。充分发挥 “国家级蚕桑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苏中蚕桑综合试验站”的建设成效,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蚕桑家庭农场121个、专业村26个、重点镇9个。积极发展“桑-农”复合经营,累计发展桑园套种蔬菜、套养家禽等综合利用面积约10万亩,亩均增加收入约0.2万元。
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三年来,全市新建10个森林公园和9个湿地公园,实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县(市)区全覆盖;建成100个生态休闲精品景点,其中国家三星级以上的21个;建成省级乡村旅游区24个,如皋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如东县刘埠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五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国家设立评审;如东县范公堤和市开发区老洪港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启东市圆陀角和海安市里下河等2个省级湿地公园获批建设;7个市级森林公园和6个市、县级湿地公园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