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题网站!

主站首页

|

专题首页

|

创森文件

|

领导讲话

|

指标解析

|

创森常识
通州:数千亩生态廊道“织就”城市绿洲
发布时间:2018-05-25

近日来,通州区农委林业站集体商讨在全区北片乡镇建设生态廊道的可能性条件。“目前只是在酝酿一个这样的想法,相信有了中东部片区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的经验后,后期的工作应该会更顺利一些。”站长施忠华说。

4年前,经过多方论证,通州选择在农业发达、农业园区居多的二甲、东社等中东片乡镇,启动生态廊道工程建设,这也是该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整个工程规划分四期建设,总长度为39公里,连接5个镇、街道,平均绿化宽度25至45米不等,完成绿化面积4586亩,绿化投资近6000万元,至2018年春最终打造完成一条沿路、沿河生态景观带,形成景色怡人、功能多样的绿色生态廊道雏形。“生态廊道主要是将乡镇农业基地和产业园串联起来,建成后能基本实现‘开车两小时、绿化不间断’的目标。”

生态廊道工程是通州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打造的生态工程,这也意味着,它的实施没有任何本地化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这样的条件下,该区农委林业站一班人整天起早贪黑,从零做起。“一期工程的设计规划方案就是我拿的。”施忠华自豪地说,“前期实地勘察的大量数据就是我的底气!”

在农村实施生态廊道工程,困难重重。排水通不通畅?地势偏不偏低?地块是不是独立?老百姓意识到不到位?这些都是阻碍工程推进的因素,需要一一攻破。二甲镇的生态廊道呈“S”型拐角,分布在该镇海二公路、光明大道和袁天公路两侧。就在袁天公里金余大桥南首,有家经营了十多年的“木板市场”需要拆除,但是一开始老板对政府开出的拆除补偿并不满意,不愿意配合。二甲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海成早出晚归,到租赁户家中“磨嘴皮”。“老板有时候到外地去拉货了,我就晚上去;有时候甚至‘皮厚’地坐在店里等。”就这样,经过十多天的“拉锯战”,老板“妥协”了,关键的10多亩地争取出来了。虽然4年过去了,但曹海成对此记忆犹新,“如果他不让出来的话,这生态廊道到这儿就断了,就连不成环了,我的片区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是“绿化人”身上的这股子“执拗”。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干劲,区镇林业干部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战略的引领下,用辛勤的汗水挥洒出浓墨重彩的绿色长廊,在江海大地上编织出城市绿洲的新篇章。

QQ图片20180525163123.jpg

    主办单位:南通市农业委员会 苏ICP备06047463号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文路2号 邮编:226007 电话:0513-59002118 传真:0513-59002119
    建议IE9.0,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